2021年
疫情反復,“流動應急智能中藥房”馳援河北、吉林。
25件抗疫實物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抗疫見證物被四川博物院收藏。
“新綠藥”中藥配方顆粒獲四川省“誠信產品”稱號。
戰疫事跡作為MBA教學案例被中國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正式收錄。
新綠映三江·現代中藥產業項目正式簽約。
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川芎新品種“新綠芎2號”獲“四川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認定證書”。

2020年
疫情期間積極抗疫,先後6次亮相《新聞聯播》,登上《求是》雜誌與《人民論壇》。截止4月底,累計調派28輛“流動應急智能中藥房”、138名主動請纓的誌願者服務於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火神山醫院、武漢雷神山醫院等全國350多家醫院和單位,免費配發中藥配方顆粒50萬余副,捐贈中藥配方顆粒和防疫物資價值3800余萬元人民幣。
吉林(舒蘭)、新疆疫情突發,再次馳援。
中藥配方顆粒出口荷蘭、英國、捷克、加拿大、巴西等15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球抗疫工作作出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於印發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的通知》(發改委社會[2020]735號),移動中藥房(“流動應急智能中藥房”)被納入“國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應急物資參考儲備清單”。
四川綠色衡立檢驗檢測有限公司及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聯合實驗室掛牌。
四川綠色本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簽署中醫藥服務貿易合作框架協議。
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際合作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獲批設立“成都市院士(專家)創新工作站”。
向北京中醫藥大學捐贈“厚成樓”。
獲“四川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19年
彭州市首家非公企業黨委成立,中國共產黨四川新綠色藥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委員會第一次黨員大會召開。
新綠色集團建築面積三萬多平米的新辦公樓竣工並喬遷入駐。
江西南昌、雲南騰沖、重慶巴南區、安徽亳州中藥配方顆粒生產基地開工建設。
全國已完成300余個規範化種植基地的建設;圍繞中藥配方顆粒全產業鏈,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269項,其中境外知識產權4項。
2018年
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聯合認定為第24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
正式獲得CNAS國家實驗室認可證書,一舉躋身國家認可實驗室等行列。
“現代中藥高技術產業化基地項目”(三期藥廠)開工奠基儀式於四川省彭州市致和鎮工業開發區隆重舉行。
投資拍攝以弘揚中醫藥文化、講述從古至今“一帶一路”上中醫藥人與事的大型國際中醫藥人文紀錄片《本草無疆》,該片將於中央電視臺播出。
被四川省經信廳列為首批“精準扶貧示範企業”。
被評為四川省最具成長力中醫藥企業。
分別評為2018年四川企業創新發展能力100強、四川企業創新發展能力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100強、四川企業發明專利擁有量100強。
2017年
四川綠色本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四川綠色售電有限公司成立。
由新綠色藥業、北京太陽聖火聯合打造,著名影星趙文卓、童瑤領銜主演,吉克雋逸傾情演唱的以弘揚中醫藥文化為目的的公益音樂電影《愛的新綠色》在CCTV-6、CCTV-3循環播映。
獲四川省科技廳批準建立“四川省川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6年
成都宇亨工業製造有限公司成立。
獲批成立四川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在省人民政府的見證下,與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MEDIRECO A.S.合作共建的捷克中醫中心在布拉格舉行揭牌儀式。
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建立“中藥配方顆粒質量與療效評價重點研究室”。
獨立完成的“中藥配方顆粒製備與自動發藥系統”項目獲2015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5.12特大地震災區藥材資源恢復重建與綜合開發利用研究及示範”項目獲2015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5年
四川中瑞天悅實業有限公司、四川綠源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四川綠色歧黃醫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
被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認定為“四川省中藥配方顆粒研究技術工程實驗室”。
中藥配方顆粒、中藥飲片、毒性中藥飲片通過國家新版GMP認證。
2014年
被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四川省財政廳、四川省地方稅務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都海關評定為“四川省企業技術中心”。
川芎新品種“新綠芎1號”通過四川省農作物鑒定委員會審定。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李樂民在省科技廳組織下對公司“中藥配方顆粒製備與自動發藥系統”項目進行科技成果鑒定,經鑒定,該成果總體技術達到國內同類研究領先水平、國際先進水平。
獲批為第一批四川省工業企業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培育工程試點企業。
被列為四川省重點培育“小巨人”企業。

2013年
第五代全自動智能發藥機成功問世,發藥過程全程自動化,藥房只需一人操作。
“中藥配方顆粒自動發藥機系統應用研究”被列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項目中藥領域專項課題。
被四川省科學技術廳認定為“四川省中藥配方顆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被四川省進出口商會評為AAAAA級理事單位。

2012年
第四代六工位發藥機研發成功並投入市場使用。
中藥配方顆粒及中藥系列提取物高技術產業化項目(二期藥廠)開工建設。
川芎基地第二次通過國家GAP認證。
中藥飲片、毒性中藥飲片通過國家GMP認證。
“千方百劑”商標被評為四川著名商標。
2011年
自2011年起,連續多次被評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2010年
中藥配方顆粒自動發藥機被中國中醫藥科技開發交流中心列入科技成果推廣項目。
在中國中藥協會、國家勵展展覽有限公司、中國醫藥報社共同舉辦的2010年中藥行業品牌峰會上獲“飲片企業品牌十強”。
2009年
第三代智能中藥房誕生,采用多孔下藥,稱重劑量和下藥包裝一體化模式,向發藥機全智能化的通道邁進了一大步。
中藥配方顆粒通過國家GMP復認證。
2006年
川芎基地通過國家GAP認證。
2004年
承擔成都市第二批重大科技專項——改善配方顆粒溶解性能研究。
中藥配方顆粒及中藥飲片通過國家GMP認證。
“川產地道藥材川芎規範化種植的研究”被評為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3年
四川省新綠色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成立。
川芎GAP基地被列為全國首批“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四川)基地規範化種植科技示範區”。
”中藥配方顆粒及精製中藥飲片”獲得國家科技部頒發的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證書。

2002年
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為中藥配方顆粒試點生產企業(國藥監註[2002]211號文)


2000年
連續被國家農業部等八部委評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1999年
四川綠色藥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中藥飲片廠開工建設。

1997年
中藥配方顆粒項目在四川省人民政府立項,與原四川省中醫藥研究院、成都中醫藥大學、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共同進行了400多味中藥的單味顆粒研究
1989年
天樂公司成立